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台語片時代風雲 2016年桃園光影電影館7月主題

 



一、戲曲與新劇:台語片的文化土壤

電影在二十世紀初傳入台灣,最初多在戲院中與日本說唱藝術、歌舞劇、本地舊劇、新劇等混雜共生,片源亦多自日本及大陸進口。至1920年代,城市勃興、中產市民崛起,電影票房不斷成長,本地的電影創作人才開始發展創作,投入市場。同一時期,普受民間大眾歡迎的歌仔戲團如桃園「江雲社」等,也開始求新求變,在幕間插入戰爭、洪水、火災等電影短片,讓舞台與銀幕連環演出,稱為「連鎖劇」。

繼高松豐次郎在世紀初推動「台灣正劇」後,現代化逐漸普及,古今中外思想交匯、社會運動發達的1920年代,台灣文化協會亦積極透過電影與文化劇的巡演,在民間推廣進步思想。不少對殖民社會不滿的時代文青,投入新劇創作與演出。彰化的鼎新社、張維賢的星光演劇研究會、張深切的草屯炎峰青年會演劇團,即為其中代表。1927年,無政府主義者參與新劇在各地的'熱烈巡演,不見容於當局;1931年,左翼遭到徹底的整肅逮捕,第一波的本地劇運至此趨於消沉。

1930年代中葉以後,專門放映電影的豪華戲院,在都會區林立。但隨著太平洋戰爭與皇民化運動,電影的法令管制越來越嚴格。1937年,映畫業務轉由情報部接手管理,電影被規範為傳達形象與意識形態的國策宣傳媒體,審查制度持續緊縮。由滿映製作,提倡中日親善的李香蘭電影,大行其道,本地電影創作者幾無空間。

二、林摶秋與辛奇:從新劇運動旗手到台語片的拓境者

1943年,曾在日本紅磨坊劇院及東寶影業,接受完整歷練的林摶秋導演返台,與桃園青年團體雙葉會合作,並陸續發表《醫德》、《高砂館》等劇本,引起文壇注意。同年,以《台灣文學》為核心,亟思批判皇民化「國民演劇」的文化界前輩們,如王井泉、張文環、呂赫若、呂泉生、簡國賢等,便與林摶秋共組「厚生演劇研究會」。他們認為戲劇不能移植內地,必須「敏銳地攝取觀眾中流動的生活情感以及時勢」,將「現實理想化,理想現實化」。於是他們以「一步步前進的牛」精神,在台北永樂座連續發表了《閹雞》、《高砂館》、《地熱》、《從山上看見的街市燈火》等劇。其中《閹雞》一劇,因演唱台灣民謠引發了民眾的情緒渲染力,而招致日警干涉禁唱,卻意外引起轟動而膾炙人口。

1946年,簡國賢、宋非我組織「聖峰演劇研究會」公演獨幕劇《壁》,因批判時局,凸顯階級矛盾,而遭警局強迫停演。同年,擔任《壁》舞台監督的辛奇亦組「台灣藝術劇社」,積極推動新劇。二二八事件後,辛奇避禍廈門,返台之後仍與林摶秋合作《醫德》,並於1947年重建「實驗小劇團」,演出《香蕉香》,而遭治安機關高度關注。

三、台語片首度崛起

光復後,受到廈語片走紅台灣的影響,第一部由邵羅輝導演的16釐米台語片《六才子西廂記》在1955年誕生。隔年,麥寮拱樂社陳澄三,邀請何基明導演,製作第一部35釐米的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造成極大的轟動,何基明於是擴大投資「華興製片廠」,與其弟何錂明投入台語片拍攝。此後,台語片積極嘗試各種類型,包括古裝武俠、時裝愛情片、歌舞、神怪、偵探、諜報等,皆廣受觀眾歡迎,台語片進入了第一次黃金年代。

與邵羅輝、何基明同樣留學東京,思想卻更為激進的新劇導演們,在二二八事件後,創作飽受困頓,此時亦對台語片躍躍欲試。辛奇先與蔡秋林合作《范蠡與西施》編劇,1956年,陳澄三投資第一部時裝台語片《雨夜花》,擔任編劇的辛奇邀邵羅輝捲土重來,1957以《甘國寶過台灣》執導演筒,此後便積極投入台語片行列。

而受到友人批評「台灣電影落後國際30年」刺激的林摶秋導演,亦在1957年,成立「玉峰影業公司」,於鶯歌設置湖山製片廠,積極展開演員訓練,發表舞台劇《貂蟬》,並拍攝第一部作品《阿三哥出馬》。然敏感的題材,使這部影片遭到電檢嚴厲修剪。他再接再厲,攝製了普受好評的《嘆煙花》、《錯戀》,而玉峰片廠亦成為各家影片拍攝的重要基地之一。然時不我予,此時第一波台語片風潮,已至強弩之末,連帶影響下,製作態度嚴謹的玉峰片廠及華興製片廠,皆在這台語片的第一次寒冬中,暫時宣告歇業。

四、台語片第二波黃金時期的興衰

冷戰時期的美援,穩住了台灣艱困的經濟局面,越戰更刺激了新一波的經濟復甦,1959年,中影台中製片廠遭火焚,遷廠至外雙溪,台語片製片環境亦隨之遷移北上。擁有大量溫泉旅館及日式庭園的北投,取代了片廠,逐漸成為「台語片的好萊塢」。此時,投資環境較之前對導演更為有利,而第一波台語片中所培育出來的新銳人才,如李泉溪、林福地等,已成為此階段的中堅主力。1962至1968年,台語片的產量進入第二次高峰期,李泉溪、蔡松林亦投資大都沖印公司,承攬中影應接不暇的沖印業務。

然而一窩蜂搶拍相同類型影片,造成觀眾的疲乏;電視的出現,為台語片帶來強勁的競爭對手;而國家補助政策獨厚國語片,健康寫實電影、軍教片、武俠片等國語片迅速崛起,令小成本的台語片雪上加霜。台語片推出色情片種,雖短暫刺激了票房,終究加速了產業的惡性循環。1971年後,台語片產量銳減,優秀人才紛紛投入國語片與電視領域,至1981年,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上映後,台語片已完全停產,從人們的記憶中逐漸消失。一直到1991年,國家電影資料館舉辦「正宗台語片影展」,搶救台語片拷貝,並進行前輩影人的口述歷史紀錄,這段湮滅的歷史,才終於獲得應有的重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