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鹽場影像展
原載於2019年鹿港和興青創基地前期規劃「鹿港鹽場影像展:鹿港鹽業耆老談曬鹽古法與廢曬始末」展場手冊。
鹿港鹽田的興衰消長,或僅是西部鹽業史上稍縱即逝的一章,然綜覽鹿港開發歷程,有幾次重大的歷史轉折,都跟鹽業有關,鹽業運輸與鹽田開墾,留給後代極豐富的精神遺產。
1765年,林振嵩來到鹿港販鹽致富,創立了日後的八郊之首日茂行。郊行成為地方公共事務與文教設施的主要倡建與支持者,支撐起了鹿港數個世紀的精神與物質文明。使鹿港在物資集散港口的功能沒落後,仍能擁有豐富的精神文明,轉為輸出文化力之地。
1868年起,清朝設立全台鹽務總局,採鹽業專賣制度,鹿港雖不產鹽,但卻是南部鹽產的中部集散地,掌管了整個中部的鹽業調配。當時的鹽館及鹽館巷周遭,形成了熱鬧的藝文字畫市集,至今依然是老街的獨特風景。然胡傳「台灣日記與秉啟」中,記錄了鹽務管理不善的狀況,劉銘傳丈量田賦時,鹽館成為施九緞事件中的攻擊目標。林朝棟平亂後,鹿港與清領時期首度現代化政策的交會,就這樣在不平靜中黯然輾過時代。
割台之後,1899年,日本頒佈「台灣食鹽專賣規則」,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辜顯榮向臺灣總督府申請獲准後,成立「大豐拓殖株式會社」,共開闢了250多甲的鹽田。1902年辜顯榮並出資擔任專賣局之「官鹽承銷組合」組合長,負責全台食鹽銷售。之後,鹿港人施來等37人申請開闢鹽田,成立「鹿港製鹽株式會社」,其所開闢的199餘甲鹽田,規模與辜顯榮的鹽田不相上下。在1914年(大正三年)時,鹿港一度成為全臺最大的瓦盤鹽場,面積約佔全台四分之一。全盛時期,每甲鹽田可產量一百公噸以上。
1941年日本實施「企業整備政策」,鹽務收為國有,鹿港辜家與施家的鹽田,因為臺灣總督府的鹽業一元化政策,都在1941年被「臺灣製鹽株式會社」強制收購。
日治時期興起的鹿港鹽業資本,延續著鹿港郊商長期以來,以商業資本厚植文化資本的傳統,對文教事業的支持不遺餘力。1973年,辜家創設「財團法人鹿港民俗文物館」。將1919年完工的辜家大宅,及所收藏的書畫、文物捐出,創館董事長辜偉甫持續徵募當地民俗文物,創館後十年內收藏已達六千餘件。
施來家族後代,成大中文系教授施人豪,則苦心規劃「文開書院國學中心」,主編「鹿港風物」雜誌,投入創辦「鹿港文教基金會」,影響並嘉惠了鹿港無數的後代青年學子,可惜英年早逝。家人將其房舍「合德堂」以及數千冊的收藏書籍全都捐給地方,深受當地敬重。
戰後鹿港鹽場,雖因條件不足而廢曬,然其主管、職員及多承襲時代人文素養洗禮,後代有相當比例從事文化教育相關行業,或醉心文化藝術。鹿港文教事業的昌盛,鹽業及其從事者後代的支持功不可沒。
鹽場管理員施龍雄先生(左)師從書法家粘文意,創立崇晉書畫協會 / 施龍雄先生提供
曬鹽古法與戰後鹿港鹽田的廢曬
從清朝、日治到民國91年,臺灣有338年曬鹽史。曬鹽古法也歷經了多次變遷。
1798年後,臺灣南部的晒鹽方式,開始從「淋鹵式」改為「晒鹵式」。應用這種生產方法的鹽田,是由「水坵」(蒸發池)與「坵盤」(結晶池)所組成,又名「晒水式鹽田」或「瀨口式鹽田」。鹽田主要分佈於布袋鹽場、北門鹽場、七股鹽場、臺南鹽場、高雄鹽場。
1907年,辜家採用日本島根縣鹽田的高架採滷法,雖較為節省人力,但因風力過強,導致海水分散降落,實驗失敗。1931年起,採取從大蒸發池、小蒸發池到鹵缸、結晶池的連續結晶法,但產量皆不及南部鹽田。1937年,日本因化學工業蓬勃發展,北洋漁業用鹽量急增,鹿港遂與布袋、北門、烏樹林等地,同時設廠,製造粉碎洗滌鹽,以因應急需用量。
圖片摘自葉大沛先生《鹿谿探源》
日治後期,日人將鹽田收歸公有,由「專賣局鹿港出張所」負責,二次大戰結束後,鹽田則被「臺灣製鹽總廠鹿港鹽場」所接收。 原先隸屬專賣局,後隸屬於財政部。鹿港鹽廠的管理階層,有延續自日治時期的資深幹部,也有戰後由專賣局新派來的長官。公賣局幹部的薪資福利雖較為穩定,但經常授命輪調全台各地鹽場。而在地的曬鹽工人,則採承曬制,並非固定聘用,而是登記請領一塊鹽田之後,按其產量,分旬計給工資。曬鹽有淡季旺季之差別,鹽工生活既辛苦又極不穩定。一般家庭多需兼以漁業、插蚵,補充家計。
鹿港文人洪棄生在〈鹿港乘桴記〉中曾提到,鹽田「實民間之輸巨貲以供官府之收厚利而已。且因是而阻水不行,山潦之來,鹿港人家半入洪浸;屋廬之日就頹毀,人民之日即離散,有由然矣。」指出開闢鹽田投入大量民間資金,讓日本官方坐收厚利。但鹽田卻阻擋了當地的自然水文,導致山洪來襲時,洪水滯留無法宣洩,動輒淹水使大量居民流離失所。
鹿港地區地下水豐沛,又有洋子厝溪、鹿港溪匯流,海岸不斷西進,使鹽田結晶不易,含沙量高,給水困難。兼之日照不足蒸發力弱等因素,開曬面積從 177公頃,逐步降為124公頃。由於生產成本過高,鹿港鹽場一直有廢曬之議。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八七水災之後,鹽場遭泥沙淤積,遂開始規劃廢曬。
廢曬工程係透過美援480專案支付費用,聘僱工人整平鹽田,洗去鹽分改良土壤,六年內將鹽田完成廢曬。美援並非支付現金工資,而是按每天給麵粉與牛油。第一、二生產區於1962年,交由行政院退輔會開墾成魚塭,輔導農民轉業;第三生產區則於1964年廢曬,改為農地,除了中廣徵收一甲多地,其餘皆放領給一百一十五位曾在鹽場工作的員工。每人領回七分七的鹽田。
當時主持鹽場廢曬的施瑤西副所長,是從布袋鹽場調來任職,處事嚴謹。而鹿港鹽場產業工會理事長施文華先生,則承襲日治時期文人遺緒,活躍於公共領域,彼此形成緊密的互助社團。其後人留下許多珍貴史料。本展覽便是從鹽業工人及鹽場管理者後代的田野訪談開始,逐步踏入鹽田。
感謝王康壽先生、施學楷先生、施龍雄先生、鄭江山先生、盧弘毅先生、葉大沛先生、施仲榮先生、施坤陽先生、溫文卿先生、蔡槐澤先生、謝君藍先生、林妙年女士、王大偉先生、王少玲女士、施威全先生、施雲軒先生、莊研育先生、施靜慧女士、施淑鈴女士、許書基先生、黃雅君女士、李宗學先生、鹿港文教基金會、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協助提供資料並接受訪談。
參考書目:
〈鹿港塩灘興衰史略(一)至(三)篇〉盧嘉興,《鹽業通訊》138、139、140期,1963。
《穿梭古今鹿港巷弄》王康壽,彰化縣鹿港鎮公所,2018。
《鹿谿探源》葉大沛,華欣文化,1990。
《鹿港發展史 》葉大沛,左羊出版社,1997。
《鹿港鎮志》,鹿港鎮志纂修委員會編,鹿港鎮公所,2000。
《五萬分之一台灣地質圖幅暨說明書-鹿港》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13。
鹿港和興青創基地前期規劃
「鹿港鹽場影像展」與「鹿港鹽業耆老談曬鹽古法與廢曬始末」座談會
指導單位 : 文化部 主辦單位 : 彰化縣文化局 策劃執行單位: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
本展覽以動態影音紀錄,搭配靜態文物呈現。文物係由蔡槐澤先生提供早期鹽工擔鹽的竹簍及掘鹽、掃鹽隨身工具 ; 劉建佑先生根據盧嘉興先生〈鹿港鹽灘興衰始末〉設計具歷史感的可翻閱書刊。動態影音分為三大單元:
單元一由鹿港鹽場產業工會理事長施文華先生之子施學楷先生,整理家族老照片,製作《鹿港鹽務滄桑》,透過父親的經歷,回顧日治時期至戰後的鹽場變遷。
單元二《曬鹽工法與鹽工甘苦》由前鹽田管理員施龍雄先生與鹽工鄭江山先生口述,說明戰後鹿港鹽場戰後曬鹽的過程,以及鹽工辛勞的工作狀況。
單元三《鹿港鹽場廢曬始末》由鹿港文史學者王康壽先生開場,《鹿谿探源》作者葉大沛先生、鹽場工會幹部盧宏毅先生、主持鹽場廢曬的施瑤西副所長之子施仲榮先生、鹽場工會理事長施文華先生之子施學楷先生、施坤陽先生等前輩,追憶鹿港鹽場變遷,說明鹽場廢曬的原因與過程。
展出老照片版權所有者:施學楷先生、王大偉先生 。
鹽工文物提供者:蔡槐澤先生。
展場設計陳設:劉建佑、陳怡君、賴俊榮、楊明崇、楊邵翰。
田野訪談:陳怡君、溫文卿、蔡槐澤、楊明崇
攝影:黃誠育、林岳
腳本整理:陳怡君、何牧思
剪接:陳怡君、黃誠育
字幕:陳子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