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圖書館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 前期規劃
3-1展覽規劃設計構想 (局部摘錄)
2017-2018與關惠尤建築師事務所&數耦設計有限公司共同設計
台灣是海洋與大陸文化交界的島嶼,處於亞太文化與貿易圈的中介點,自古以來即有著混雜多元的文化交遇。在網路資訊密集交錯的當代世界,更必須打開心胸,與大千世界的多元價值觀充分接軌。
1930年代的都會街道,多為閩式長條街屋加上巴洛克山牆立面 ; 廳堂中有祖宗牌位跟太師椅,也有上發條的西洋時鐘,會客的和室裡,留聲機播放的是西洋古典樂曲盤。一張家庭合照,同時可見漢洋日各式服裝 ; 翻閱當時的白話文學作品,亦是由中文將閩、客、日語等混雜書寫。而戰後深受美式文化影響的台灣,生活中更隨處可見文化混雜的因子。
帝國殖民時期,土地山林的物產,沿著河川運輸到都市和帝國,西方現代性教化則沿著河川從都市進入鄉村。1920年代是本土人文精神啟蒙的黃金年代,到1930年代,物質文明日益昌盛,精神生活卻備受壓抑。穿過太平洋戰爭、漫長的戰後白色恐怖年代,音樂一直在為人們抒發苦樂、開創夢想,讓人們即使遭逢「雨夜花」,仍保有「望春風」的企盼。
今日,透過音樂裡的文化密碼與記憶,我們不僅要回溯歷史、立足母土,更要將自身獨特的文化資產活出來,發展出放眼世界、朝向未來的新生力量。
本館將設計六款導遊晶片,分別透過鄧雨賢、客家山歌樂手賴碧霞、帽子歌后鳳飛飛、客語嘻哈樂團歌手、泰雅射日勇士、泰雅男孩Umas與老鷹kwal等不同時代的音樂人故事與歌聲,引領各族群、世代與文化圈的觀眾,進入大時代脈絡。
參、策展空間屬性與各樓層展示主題
由室外草坡、中庭到音樂主題館,分別規劃五個空間單元,以鄧雨賢為引子,由農村到都市,逐步深入1920-1940年,現代文明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輻射出當時的科技、產業、人文思想、都市消費文化、大眾娛樂等時代面貌,以活潑的數位互動手法,勾勒時代風景,讓觀眾身歷其境。
由外而內,由感官而性靈,從戶外、中庭到展覽館,逐步引導觀眾透過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的互動,打開文化記憶之窗,盡情延展感受與思辯的能量,再以此為基礎,進入圖書館的浩瀚知識殿堂,發掘愛智之覺。
一、音樂時光區:
從2020年回溯到1920年,透過歷年來鄧雨賢音樂的重要改編作品,以聽覺(歌曲)+視覺(指標系統)+觸覺(數位互動解謎探險)等綜合媒材的呈現,回溯時代精神與集體記憶的繼承演化過程。
以藝術雕塑手法,呈現一條河的多重音景和歷史故事。將龍潭定位為北台灣山航運與陸路運輸的重要節點,凸顯龍潭和大科崁溪流及北部產業、運輸發展史、鄧雨賢家族史的密切淵源。
二、音樂生活區:
展覽故事:
農業社會的戲曲,與歲時節慶及生命週期循環密不可分。也是凝聚思想信仰、社會組織的重要平台。廟前廣場的大榕樹下,是大夥平時閒聊乘涼之處,一到寺廟慶典,這裡成了全聚落最熱鬧的地方。這天適逢龍元宮神農大帝誕辰慶典,白天藝閣及陣頭已大街小巷遊街遶境,晚上吃飽飯,大家搬張凳子往廣場上靠攏,廟方開始演戲酬神囉!今天請了兩台戲「拚台」,要展現對神農大帝最虔誠的祈求與感謝,願他保佑這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市場裡熙熙攘攘,不只每天的民生所需在這裡採買,這裡也是流行事物的展示櫥窗,賣藝人的流動舞台喔。農暇的採茶工人,在這裡搬演三腳採茶戲,自娛娛人。還有街頭小販,正以新奇的原住民音樂臘管錄音,吆喝招攬路人呢。
定時投影,搭配實物裝置與圖像輸出,感應式音樂開關(隨觀眾腳步而開、關)。重要節日時將請真人現場演出。
台灣傳統音樂與戲曲,多隨著一年四季更迭的歲時節慶、生命禮儀與特殊事件而搬演。廟埕是傳統聚落的精神信仰與社交休閒中心。亦有信徒組成子弟戲社團,定期排練。因此將主場景設定在龍潭的信仰中心—龍元宮廟埕,以及其周遭市場、街道。依循歲時節慶,上演各式的傳統音景。
1.廟埕前競演拼戲
在開廟建醮、中元普渡盛會時,廟方會請來好幾團傀儡戲、布袋戲,競演拼戲。傀儡戲主要的功能是消災解厄,桃園張慶才的同樂春,范姜文賢的錦華軒,在中部以北的魁儡戲團頗有代表性,唱演的劇目大多客家八音與北管戲劇曲牌。張慶才更曾經將同樂春搬演至永樂座戲院。 樂種:北管、客家八音(節慶音樂)
戲劇:傀儡戲、布袋戲
2.龍潭大街小巷遶境
天穿日迎媽祖遶境,請來與八音鑼鼓陣出陣,熱熱鬧鬧從遠方的街道往廟裡前進。桃園龍潭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客家族群,而客家八音即是客家人在節慶生活中的必備音景,在聲音紀錄與播放技術還沒有成熟之前,八音是人們生命中每一個重要時刻的伴奏。
樂種:客家八音鑼鼓陣
展演:各式藝閣
廟宇的附近,通常也是民眾生活的重心—菜市場的所在,菜市場不僅是台灣各地物產交易的場合,也是各種資訊交流、文化衝擊的地方。在這裡會接受到的,是生活娛樂的音樂。
龍潭台地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山坡地土壤適合種植茶葉的好地方,尤其自從日本治台後,茶業改良場就設置在龍潭,更是讓茶葉種植成為挨家挨戶的經濟收入來源,在這樣的環境下,那些帶著山歌來到台灣的客家人們,便在農閒之餘,演起了採茶戲。
在廟前大樹下,剛採完茶賣給街上菜市場的中盤商,一群客家青壯年們就搬演起了客家山歌與三腳採茶戲,一時之間好不熱鬧。
龍潭的位置,曾是泰雅族馬武督社及竹頭角社的獵場,漢人來台後,才逐漸開墾成今日的模樣。但住在龍潭的人們,對於山中生番的勇猛與剽悍,依然記憶猶新。而1920-1940也正是留聲機與唱片開始普遍,並風靡民間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候,幾位日本學者,田邊尚雄、北里闌、竹中重雄也曾深入桃園角板山、竹頭角、眉原等山區的部落採集泰雅族的歌謠,並用蠟管錄音起來,在此也將一併展現。
展演方式:
小商人在菜市場雜貨店前展示最新型的留聲機,播放泰雅古語吟唱的唱片。一群來菜市場賣菜的民眾圍著聆聽。
D、永樂座戲院:
毛遁(摩登,Modern)在日治時期是一個涵義深遠的時髦用語。現代化是雙面刃,將台灣帶入物質文明突飛猛進的資本主義社會。中西古今融匯的文化刺激,觸發了多元而蓬勃的文化自覺運動,但帝國與資本合謀,對台灣的多重剝削陰影,卻也步步進逼,從未停歇。
從大正開明時期(1911-1926),過渡到1927年起,逐漸緊縮的昭和法西斯時期,城市消費文明日益蓬勃,社會與文化運動卻是由盛而衰。而在1920年代,武裝抗爭停歇,由知識份子帶頭倡議的本土文化自覺與社會運動,透過音樂、戲劇、電影等介面,進行觀念的啟蒙推廣,文化運動蔚為大觀,深刻影響了各個文化藝術領域的熱血青年。
在影音傳播科技尚未普及的年代,戲院跟廟口有異曲同工之妙,隨著都市中產階級而興起,成為當時社交娛樂的重要平台與精神文明的放送窗口。本單元將以戲院為導覽介面,讓觀眾透過表演藝術的賞玩,細細品味這個精神跟物質文明齊頭並進,至今仍影響後世極為深遠的黃金年代。
桃園在地電影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40733376251970/
展區以戲院空間型態,結合數位互動的辯士解說、歷史物件實物裝置與圖像文字輸出。將定時播映經典影像文本 (如桃花泣血記、倡門賢母、蔣渭水大眾葬、南進台灣等) ,並搭配新創影片,以鄧雨賢歌曲為主旋律,呈現1920-1940年代的時代青年故事與文化思潮變遷。
空間情境:
古今中外融匯混雜的表演空間。大型鏡框舞台旁,辯士妙語如珠、木座椅上,時髦風流人士匯集。座上賓客均為日治時期文化史上代表性人物。1920-1940年代曾活躍於北台灣,各有精采藝文造詣。其中不少人曾與鄧雨賢交往。
辯士:
李臨秋、王雲峰(台灣首位知名辯士,1921執業)
座上賓客:
鄧雨賢、陳君玉、周添旺、純純、愛愛
陳秋霖、陳達儒、蘇桐、邱再福、姚贊福、林氏好
張福興、江文也、陳泗治、呂泉生、郭芝苑、高一生
高松豐次郎(台灣電影映演發行制度奠基者)、
鄭連捷(台灣映畫研究 會1925)、
詹天馬(桃花泣血記作詞者1932)。
李臨秋、吳錫洋、彭楷棟
將依據當時流行的劇種,一年四季開設不同廳別,分別由該領域的知名辯士,擔任導覽人,引領觀眾進入文化思潮與音樂、藝術的互動。及時代青年透過文化運動,關切、反思自己所屬時代的歷程。
現存重要劇/曲目:
1931《桃花泣血記》、1934《倡門賢母》、
1927 <蔣渭水大眾葬紀錄片>
1933劉吶鷗<持攝影機的男人>、鄧南光家庭電影
《望春風》(楊麗花版)
1、新劇廳:
上映與文化運動關係密切,推廣進步理念不餘遺力的寫實戲劇。
現存重要劇目:
1943《閹雞》(2008台南人劇團復刻版)、
1941《高砂館》(2003台大戲劇系復刻版)
辯士:詹天馬(知名辯士,《桃花泣血記》作詞者)
座上賓客:
戲劇:張維賢(台灣新劇第一人,孤魂聯盟1926)、
林摶秋(桃園人,新劇及台語片導演)、
簡國賢(桃園人,新劇及電影導演)、王井泉(山水亭主人)。
文學:賴和 (台灣新文學之父)、張我軍、陳虛谷、陳逢源、葉榮鐘
(新舊文學論戰第一、二階段1924-1932)。
王白淵、張深切、楊逵、黃得時、陳君玉(台灣文藝協
會、台灣文藝聯盟1931)。
鍾肇政(龍潭)、女詩人杜潘芳格(新埔-中壢)。
社會運動:蔣渭水 (台灣文化協會1921、台灣民眾黨1927、台灣
工友總聯盟1928)、林獻堂、蔡培火(台灣議會設置請
願運動1921、台灣地方自治聯盟1930)。
王敏川、連溫卿、謝雪紅(台灣文化協會1927)、簡吉
(農民組合1926)。
2、曲藝廳:
上演日治時期都會戲院中盛行的內台戲一改良精緻版的傳統民間戲曲。
辯士: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作者)
座上賓客:
歌仔:林登波(桃園第一個京調女班永樂社、第一個
連鎖劇團江雲社班主)簡元魁(鳳舞社)
北管:靈安社、共樂軒、稻江集英郡
魁儡:張慶才、范姜文賢等魁儡戲曲藝家。
美術:陳澄波、廖繼春、李石樵、陳植棋、
郭雪湖、陳進、林玉山
曲目:歌仔戲、連鎖劇、亂彈、九甲、客家大戲、原住民樂舞、京劇、布袋戲、魁儡戲等民間傳統戲曲。
上演世紀初傳入的歌舞伎、相撲、魔術表演。及皇民化時期,官方強力主導的各種表演藝術形態。
辯士:高松豐次郎
座上賓客:
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伊能嘉矩、鳥居龍藏、西川滿、立石鐵臣.....等對本土文化有貢獻的日人。後藤新平等優秀行政長官,大政翼贊會、皇民奉公會等皇民化運動相關人士。
現存影像:
1943《沙鴦之鐘》、
1940《南進台灣》紀錄片
展覽故事:
(1)前奏:1920年代的文化思潮
西來庵事件結束後,台灣反抗殖民的武裝鬥爭停歇,至1920年代文化,文化與社會運動開始風起雲湧:1920年東京留學生創辦了《臺灣青年》。1921年蔣渭水、林獻堂等創立「台灣文化協會」,進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923年《臺灣民報》創刊。知識青年彼此集結,不斷透過各地巡迴演講,和音樂、戲劇、電影的演出,宣揚進步價值理念。雖有「治警事件」等牢獄之災,民族運動仍是越挫越勇。
1926年台灣農民組合成立,階級運動興起。但1927年文化協會在各路線的激烈爭辯中左右分裂,蔣渭水另成立台灣民眾黨、台灣工友總聯盟。1931年日警進行左翼大逮捕,社會運動隨之消沈。同年蔣渭水逝世,在永樂座舉行「大眾葬」。
(2)主旋律:從戲院、電影到流行樂
高松豐次郎是早期戲院與電影映演業的奠基者。戲院裡古今中外的表演藝術輪番搬演,各種文化思潮亦混雜共生。高松以影像紀錄了台灣的現代化進程,說服日本對殖民地持續進行投資。後來電影受到台灣教育會的重視,成為帝國柔性教化治理的平台。
但戲院中的辯士,往往透過電影文本的創造性翻譯解說,以彼之道還治彼身,將殖民教化工具,轉化為反抗帝國主義的思想傳遞管道,詹天馬即是其中佼佼者。1921年第一位知名電影辯士王雲峰開始在戲院中執業。文化協會更於1926年成立「美台團」,透過電影巡迴放映,宣揚進步理念。
1931年王雲峰、詹天馬為《桃花泣血記》主題曲作曲、作詞,宣揚自由戀愛與反封建的思想。古倫美亜邀純純主唱並發行唱片,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問世,造成轟動。詹天馬發掘在永樂座工作的李臨秋,為電影《倡門賢母》作詞,繼續帶動了電影主題曲的流行。
1937李臨秋寫詞、鄧雨賢譜曲的《望春風》走紅。同年本島唯一的電影公司「第一映畫製作所」成立,拍攝電影《望春風》。由吳錫洋擔任所長、安藤太郎、黃粱夢執導,原歌曲作詞者李臨秋,擔任電影編劇,彭楷棟擔任男主角。
(3)間奏:1930年代的文化思潮:從台灣文藝協會到台灣文藝聯盟
在1931年之後,社會運動沈寂,但1932至1937年,卻進入臺灣文藝發展的高峰期。臺灣文壇先後出現了彰化的南音社,發行《南音》、東京的臺灣藝術研究會,發行《福爾摩沙》、台北的臺灣文藝協會,發行《先發部隊》、《第一線》等白話文刊物。其中「台灣文藝協會」由廖漢臣、黃得時、王詩琅、陳君玉等發起,鄧雨賢在音樂創作上亦時常與黃得時討論。
1934年,張深切、賴和等在台中成立了跨地域性的全台文藝組織「臺灣文藝聯盟」,發行《臺灣文藝》,整合了各地藝文團體,不僅台灣文藝協會等文學陣營幾乎全部加入。陳澄波、陳植棋所創設的「赤島社」亦有密切往來,雜誌上常見陳澄波、顏水龍、楊三郎等畫家的文字與插畫。文藝大眾化的理念與反殖民精神,是聯盟的核心價值,但楊逵主張更激進的無產階級路線,而於1935年底離開聯盟,另行創辦《臺灣新文學》。《臺灣文藝》發行了十五期之後,終於在殖民政府的壓力之下,於1936年停刊。
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journal/Journal012/
參、音樂創作區
E、古倫美亜辦公室: 時代物質文化與錄音技術
主旨
本章將與音樂典藏單元密切結合,關注1930年代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包括流行音樂、服裝,曲盤、留聲機與現代傳播科技發展變遷,如何進一步加值應用,在當代重新被活用,並開創出具有未來性的創新價值。
主題故事:
鄧雨賢、栢野正次郎、李臨秋、陳君玉、周添旺、純純、愛愛、陳秋霖、陳達儒、蘇桐等古倫美亜音樂人的重要作品與文化事件。
依據時序,從1910年「日本蓄音器」在台北榮町設立分部,並開始代理Columbia的唱片和留聲機,到1920年代由栢野正次郎擔任社長,所主導的古倫美雅唱片公司,在1931年的「桃花泣血記」瘋狂賣座,使流行歌曲及唱片業進入黃金時期之前,除了眾人熟知的時髦流行樂與唱片明星,這股由跨國企業體所主導的文創產業,不只引進了產業技術,更逐步整合了眾多台灣民間蓄積已久的文化能量。
栢野正次郎的興趣不僅止於流行樂,古倫美亜唱片從早期到停業,都對台灣民間音樂投入極高的關注。而出身歌仔戲班,擁有純熟技巧與高度可塑性的純純,則是將俗民傳統戲曲與流行產業,完美結合的代表人物。
而透過熱心文化運動的陳君玉,逐步在古倫美亜的文藝部延攬詞曲創作人才,則進一步將兼具中西音樂創作涵養的知識份子,納入產業的生產隊伍裡。其中最特別的是李臨秋,他雖非科班出身,卻因在永樂座戲院擔任職工,結識了王雲峰、詹天馬等辯士,文學天份受到賞識,而有機會為電影主題曲「倡門賢母」作詞。此歌大獲成功後,古倫美亜公司已完美地將流行樂與電影,這兩個1930年代最火紅的大眾常民娛樂產業,融於一爐互相加乘,就此踏上黃金年代的坦途。
而鄧雨賢、周添旺躬逢其盛,在此時進入人才濟濟的古倫美亜唱片,自能將音樂學養與才華,淋漓盡致地發揮。但這沛然莫之能禦的股資本發達能量,從世紀初引進台灣開始,就跟帝國殖民彼此互為一體兩面。鄧雨賢基於濃烈土地感情而創作的悠揚旋律,注定逃不過在皇民化時代,成為軍歌等「御用音樂」的悲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