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員林石笱圳 文化景觀 搶救始末 2018/10-2019/6月 及後記 2021/12月



 

2018年7月2日 臉書 

難得下班較早,不想直接回住處。沿著小路拐彎抹角的騎車,處處驚喜!嘆道怎嘛這些美麗的水圳、稻田、古老小聚落和清秀遠山,今天才認識!
其實是今天員林大雨,又有地震,大路上坑坑凹凹的窟窿跟水窪超多。柏油路整個被刨過了一輪,選舉到了,鋪路的工程又要開始了。
造橋鋪路沒關係,只私心希望工程不要改變郊外這些可愛的小山村。
 
https://www.facebook.com/chenejine/posts/10211991744372165 
 
      

從當兼任老師開始就很忙,少子化狀況下,私立大學對外或對內的競爭壓力頗大。新手上任要顧好教學品質,關懷同學生活上的疑難雜症,又要忙USR大學社會責任計劃、招生宣傳、鹿港產學合作案等等。當工作忙到爆,或是事情不順時,我時不時會在這條學校與員林之間的石笱圳散步,讓稻田的綠浪與小圳裡充滿有機質的灰色輕快水流,洗滌身心一陣子。一直埋首工作的我,對周圍的環境實在是後知後覺。直到2018年10月初,只在浮圳路附近溜噠的我,好奇地沿著小水圳往北走,才發現,大村段的石笱圳正在動工。

  

第一時間詢問員林市公所,告知為洋子厝溪排水整治工程計劃第四期,主管機關為彰化縣政府水利資源處水利工程科。去電詢問彰化縣水利局與文化局。水利局告知:近年來員林市經常淹水,為預防極端氣候,必須要拓寬水圳,加強防洪功能。浮圳路以北的第四期工程已發包,以南的第五期工程,目前尚未施工。詢問里長辦公室,說這是屬於八年八百億的治水計畫,勢在必行。

https://bluelove1968.pixnet.net/blog/post/222277525-%E6%B2%BB%E6%B0%B4%E5%85%AB%E5%B9%B4%E5%85%AB%E7%99%BE%E5%84%84%E9%A0%90%E7%AE%97%EF%BC%8C%E5%84%BC%E7%84%B6%E6%98%AF%E6%94%BF%E6%B2%BB%E5%88%86%E8%B4%93?fbclid=IwAR3bbTT7RitPoo4HXe-4oeVfVEN5FRrrX0uemaUIYIhVUNS-YUpcKS_5xSU

 

經查知,2017年6月,八堡圳已被民間人士提報為文化景觀,縣府也收文登錄,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雖進入「啟動文化資產價值評估作業」,卻僅停留在「請提報人補充資料,確認提報範圍」。同一時間,洋子厝溪排水整治工程計畫仍如火如荼進行,第四期原有的八堡圳文化景觀目前已損毀殆盡。我之前經過的美麗小水圳是第五期工程預定地。因對曾這條小圳許諾,希望能保護它,雖然遲了,還是趕緊展開行動。

 

2018年10月4日  

 

員林市郊區有一處療愈人心的美麗水圳,在灌溉季節,可看到豐茂的水量湧向兩側農田。兩岸綠意繽紛,土堤上常見水鳥棲息,其中一段,還有多座可能是戰後初期或更早年代的鐵橋。
之前曾在fb寫下卑微的心願,希望這樣活生生,富有產業、觀光、生態、歷史價值的農業人文景觀,不要被選舉期間泛濫的工程建設給摧毀了。
但我是烏鴉嘴嗎?前幾天,沿著水圳往前騎到員林與大村交界,之前較少經過的區段,發現這裡已經開始大興土木,把擁有綠樹與豐富生態的土堤河床,變成L型的水泥河道了。

許多地方都已在花錢採用生態工法,復育被水泥窒息的水圳或小河,彰化這個農業大縣,擁有這樣國際級的農業人文景觀,為何要毀掉它呢?
聯絡彰化縣政府水利資源處水利工程科,表達希望暫時停止再往前面的河道施工,重新商議工法,保存目前水圳仍然完整的自然生態的訴求,不知原計劃是否可能改變?
https://www.facebook.com/chenejine/posts/10212595710350937

  

   

石笱圳原貌(2018年10月於浮圳路向南拍攝)

2018年10月5日  

從員林市沿著浮圳路走到市郊,有一條橫跨石笱埤圳的小橋,橋下帶著豐富有機質的灰色水流潺潺,正是兩岸肥沃農田的命脈。稍稍停下腳步,沿著兩側的水圳散步一遭,一定會被橋兩側可愛醉人的美景所感動。
翻閱資料,對這一條石笱埤圳更是肅然起敬。他屬於全台灣最古老的三大水利系統之一:八堡圳。最早建於1709年,1719年完工。300年前,半線墾首施世榜想援引濁水溪來灌溉東螺堡,卻一直被奔騰的溪水擊敗。直到一位不知名的「林先生」來見施世榜,將導流秘法傳授給他,才成就了灌溉整個彰化平原的八堡圳。
根據記錄,「林先生」傳授的重要工法之一,就是「石笱」,又稱為籠子篙,是用木條或桂竹編成方形或類似筍狀的圓椎型壩籠,高4~12尺不等,將它裝滿石塊,放入水中,再將幾百幾千個笱排起來,成為人工攔水堤,攔堵水流,導引河水入圳。對南彰化老一輩的人來說,笱這個字的意義重大:笱可以引水灌溉田地, 也能在濁水溪氾濫時,把洶湧的溪水擋在笱外,保護家鄉。一直到台灣光復初期,南彰化的農民,還靠著做石笱的本事,協助埤圳工程,增加家中收入。
八堡圳成之後,林先生拒絕受酬,不知所終。當地人於是在二水圳頭建「林先生廟」,至今每年舉辦「跑水節」來紀念他。
如今,彰化縣府正在執行「八年八百億治水計畫」的洋子厝溪排水整治工程。其中的石笱排水整治,預計全面拓寬河道,改為垂直的水泥河堤,目前所見的美景,不久之後就要消失了。

 https://www.facebook.com/chenejine/posts/10212601874585039

小鐵橋 

當時,從浮圳路沿石笱圳,向大村方向往北走,沿途會看到三座線條簡潔優雅的鐵橋,輕盈跨過石笱圳。邀請學建築與文化資產所的朋友來看,判斷是戰後初期建造,至於建造單位,仍待進一步探究。

 

2018年10月5日  

這是員林市郊,因為治水工程而即將拓寬並改為水泥堤岸的石笱埤圳第四期工程區。兩座鐵橋的其中一座,很可能今天已被拆除。在這附近,更早以前已拓寬為水泥河道的東山排水道,河床中淤泥堆積草木興旺。若有防洪考量,是否應優先疏濬這條人工溝渠? 

https://www.facebook.com/chenejine/posts/10212602702365733

很幸運的發現「大腳小腳彰化親子共學團」就住在水圳不遠處,於是登門拜訪,毛遂自薦,與小朋友跟家長們進行戶外教學導覽,並拜訪了臨水圳的住家。期間也邀了關心公共事務的在地媽媽,數次討論。同時,我再次拜訪里長,他說「防洪比文化景觀更有急迫性」,我一時也無法反駁。數度跟公部門溝通,他們說年底選舉完,新的政府,應該會有修正機會。只好想說看明年是誰主政,再來遊說吧。我真是大錯特錯!

2019年2月21日 
寒假都在鹿港、新竹之間跑,沒回員林,今天接到朋友來訊說,石笱圳兩側已經在砍樹了。下班趕緊去看,浮圳路以北的第四期工程,已砍得光禿禿,以南的第五期工程也已砍掉一邊。可能是朋友前往詢問奏效,前面是斷頭式的砍法,後面有些是修枝。領班工頭說,樹會塗藥,檢視是否有病蟲害再移植,又說這裡即將延續前四期的工程,將土堤改為水泥垂直河堤,因為有防洪的需要。
「石笱」是彰化平原的八堡圳自古以來流傳的防洪灌溉工法,由「林先生」傳授,二水的林先生廟至今仍舉行跑水節紀念他,但這個全台灣最古老且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已經快被水泥化工程破壞得消失殆盡了。     https://www.facebook.com/chenejine/posts/10213486027128300

 

趕緊邀請「大腳小腳彰化親子共學團」於2/23日緊急發動「搶救八堡圳護堤植被及石笱工法連署」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p6wVbVOzvOeu5xpNKp9qK22Pxaky4lgruKumHtWTLBI/edit

 搶救八堡圳護堤植被及石笱工法 

       

員林市郊有一條十七世紀由先人開墾至今的石笱圳,是彰化縣境內農田命脈--八堡圳的支流。數百年來水流潺潺,一到農忙季節,更是輕快如高速公路,帶著豐富有機質的灰色濁水,一路奔向彰化境內各地農田。水圳兩側綠樹成蔭,跟附近的青翠稻田相映成趣,寧謐優雅恍如世外桃源,是員林市民悠閒遊憩的好地方。

然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員林市曾有數次淹水紀錄,治水課題日益受到重視。彰化縣府正在執行八年八百億治水計畫的洋子厝溪排水整治工程,將石笱圳全面拓寬,改為垂直的水泥河堤。第四期工程堤岸的植被,目前已被砍伐殆盡。浮圳路以南,綠樹成蔭、植被生態豐富的土堤,目前也因第五期工程啟動,已砍掉一整側的植被。

綠樹成蔭的美好自然生態化為烏有,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將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害,得不償失,而河堤缺乏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雨水沖刷後將更鬆垮脆弱 ; 大型工程施工期間,原先通暢的河道,亦往往容易被工程開挖後的淤泥堆積,面對即將來到的雨季,實在令人憂心。我們強烈建議公部門,應著眼於立即的防洪需求,兼看緊人民荷包,優先疏濬既有排水道中的淤積污泥。至於將石笱圳改為垂直水泥堤岸,則應謹慎考慮。

                             1898年台灣堡圖裡的員林石笱圳 (摘自GIS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1921年台灣地形圖裡的員林石笱圳 (摘自GIS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八堡圳最早建於1709年,於1719年完工,是台灣灌溉面積最大的古老水利系統。300年前,渡海先民初到彰化平原,半線墾首施世榜想援引濁水溪灌溉,但一直無法馴服經常泛濫成災的奔騰溪水。直到「林先生」傳授施世榜導流秘法,才讓濁水溪化為整個彰化平原的母親之河。八堡圳成之後,林先生不知所終。當地人於是在二水圳頭建「林先生廟」,至今每年舉辦盛大的「跑水節」來紀念他。而八堡圳跟整個彰化平原自然水文生態密切呼應的水利系統設計,到現在一直是台灣農業開發史上的典範。
 
                           自由時報「八堡圳通圳300年 神祕治水技術恐失傳」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949437

林先生所傳授的重要工法,就是「石笱」,又稱為「籠子篙」,是用木條或桂竹編成方形或類似筍狀的圓椎型壩籠,高4~12尺不等,將它裝滿石塊,置入水中,再視水文地形調整,將幾百幾千個笱,寬部朝外,綑綁排列成行,成為人工攔水堤,導引河水入圳。在旱季,可以引水灌溉田地 ; 逢雨季濁水溪氾濫時,也能把洶湧的溪水擋在笱外,防止洪水侵蝕河堤。石笱可以說是全台最早的治水生態工法,一直到台灣光復初期,都一直是整個南彰化普遍的治水工法。安置石笱時,需要深識水性且具備良好體能的師傅,潛水背負著石笱到河道深處,捆綁固定。擅長製作及安置石笱的農民,靠著這個本事,能協助埤圳工程,增加家中收入。對世代務農的南彰化老一輩人來說,笱這個字的意義重大。

早在2018年初,已有民眾向彰化縣政府提報八堡圳登錄文化景觀審議,縣府也收文錄案,但至今,縣政府仍毫無行政作為,未進行相關關調查與文資審議會,八堡圳相關水圳改善工程計畫仍持續進行。我們強烈呼籲彰化縣政府仍立即啟動八堡圳文化景觀審議,進行文化資產價值研究,在八堡圳竣工300年的歷史時刻,將八堡圳登錄為文化景觀。

彰化是農業大縣,又是歷史悠久,文化淵遠流長的文資大縣,我們強烈建議,公部門應應考量立縣根本,保護本縣的農業文化資產,將這條活生生,具有生態、歷史、防洪、微氣候調節、景觀遊憩等多重價值的埤圳,視為具體而微的指標。設計更安全、親民,兼具生態、景觀、微氣候調節、休閒遊憩、教育推廣等價值的堤防工法,而非垂直的水提堤岸。

根據文資法第 19 條所在地居民或團體得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登錄聚落建築群,主管機關受理該項申請,應依法定程序審查之。第 20 條進入第十七條至第十九條所稱之審議程序者,為暫定古蹟。暫定古蹟於審議期間內視同古蹟,應予以管理維護。希望提報文資可作為緩兵之計,我趕緊填寫文化景觀提報表,拜託大腳小腳彰化親子共學團的成員,署名寄出。(當時因為父親被仙人跳,家中債務龐大,覺得沒有失業本錢,不敢出面,我真的很懦弱,難怪會全盤皆輸。不過這跟前後兩次成為政治算計犧牲者,狀況不同。)


2019年3月4日,文化景觀提報表


           1936年  八堡圳水利組合給水計畫圖 、員林段 http://gis.rchss.sinica.edu.tw/canal/?p=454   摘自臺灣水圳文化網@Sinica

整體特色:

石笱圳,為全台灣面積最大的古老水圳系統:彰化八堡圳的五大幹流之一。八堡圳十七世紀由施世榜開墾,影響彰化平原開發至深。本段石笱圳數百年來維持原初土堤樣貌,水圳兩側綠樹成蔭,跟青翠稻田相映成趣,生態豐富,水鳥經常棲息。一到農忙季節,水流輕快如高速公路,挾帶豐富有機質的灰色濁水一路灌溉彰化境內各地農田,是彰化縣境內農田灌溉水圳的重要支脈。

「石笱」是林先生傳授施世榜的重要導流工法,使濁水溪從氾濫成災化為化為整個彰化平原的母親之河。至今二水圳頭「林先生廟」仍每年舉辦盛大的「跑水節」來紀念他。而八堡圳跟整個彰化平原自然水文生態密切呼應的水利系統設計,是台灣農業開發史上的典範。

「石笱」可以說是全台最早的治水生態工法,又稱為「籠子篙」,是用木條或桂竹編成,視水文地形調整的人工攔水堤。在旱季,可以引水灌溉田地 ; 逢雨季濁水溪氾濫時,也能把洶湧的溪水擋在笱外,防止洪水侵蝕河堤。直至台灣光復初期,一直是南彰化普遍的治水工法。安置石笱時,需要深識水性且具備良好體能的師傅,潛水背負著石笱到河道深處,捆綁固定。對世代務農的南彰化老一輩人來說,石笱這個字的意義重大。

圳之大地。http://163.28.10.78/content/local/changhwa/junshow/880616/local-3.htm 

 
本提報範圍之石笱圳位於彰化縣員林市東郊。屬浮圳路以南,員東路以北段落。兩側堤岸道路,地址分別為員東路2段2巷,與員東路1段538巷。


縣府組成文資考察小組來現勘,當場否定了石笱圳的文資價值。另一方面,連署書得到三十個以上的文化與環保團體,及兩百多位民眾連署支持,但工程仍繼續施工。

查閱民國98年的「洋仔厝舊濁水員林大排等易淹水區排上游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規劃」,該計畫的調查範圍沿著八卦山麓,從彰化市延伸到二水鄉,區域內北有八卦山風景區 ; 南有八堡圳源頭 ; 區域內有虎山巖、清水巖等名勝古跡 ; 番子崙、舊社等巴布薩族東螺社遺址 ; 還有台糖小火車軌道,但全書沒有提到任何文化資產,不要說文化資產評估了。 

彰化縣難道不明白自己的強項,是豐富的歷史文化資產、肥沃的濁水溪及其獨特的人文與水文?公部門雖然每年舉辦二水「跑水節」,但澆灌南彰化千畝農田奠定彰化數百年基業的八堡圳水系,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拆除歷史建物、解除文化資產身份的事情,再三發生。真不知我們要焚琴煮鶴到何時?

                                                                       圖片摘自洋仔厝舊濁水員林大排等易淹水區排上游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規劃」  

                                                  https://kmweb.coa.gov.tw/files/document/170371/13f8adda3489700e6f8b758c31f71af6_v2.pdf

公部門似乎感受到壓力,舉辦了一場公聽會,把「洋子厝溪排水整治工程」包商、縣府承辦人、幾位相關里長,都找來說明。根據廠商的報告,洋子厝溪的工程從出第一期,從鹿港出海口開始進行,當時並沒有往下深挖河床,而是在既有的河床上施工填土。之前我們一直以為,是因為員林經常淹水,才必須拓寬水圳。透過公聽會報告和現場實際勘查,我們發現一個很荒謬的現象:因為河水必須從高處往低處流,因此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河床越墊越高。我到完工的第三、四期工程現場時,看到拓寬後的河岸高高隆起,比原來的地面高出了不只半公尺。下游的水泥河床,比上游員林段尚未施工的土夯河床高出許多,這也難怪員林市會頻頻淹水了!

這之後,據說里長或不知名人士,經常拜訪大腳小腳彰化親子共學團。這對帶著孩子親近土地,實驗/踐教育哲學的年輕媽媽們,帶來很大的困擾。後來他們選擇搬離原址。工程依然每日轟轟隆隆進行,我走到往昔流連的水圳邊,生態已全毀了,感覺實在很心碎。

2019年3月5日 

堅固堂皇的石笱排水溝,令人肅然起敬,台灣人真是熱愛水泥的民族!但問題是新建好的路面,比原路面高了半公尺以上,下游墊高了,上游的員林市怎能不淹水?到底是淹水才需施工,還是施工了才導致淹水?

https://www.facebook.com/chenejine/posts/10213562845288706

後記:洋子厝溪整治工程完成後,淹水問題是否解決了?

                               下圖摘錄自經濟部水利署「提升國土防洪治水韌性之整合作業指引」報告

在2020年12月14日上線的經濟部水利署「提升國土防洪治水韌性之整合作業指引」報告中,洋仔厝溪排水系統跨部會工程治理,經歷了第一階段出海口的「水利署應急工程」,以及接下來各部會(包括水利署、林務局、漁業署、營建署、農水處、水土保持局等,詳見上圖)的治理工程之後,其集水區中下游,目前依然受困於:「...D 沿海部分地區地勢平坦低漥,受外水頂托內水排出困難;E 排水路通水斷面不足,渠道淤積........計畫區土地開發程度密集,地表逕流量增加未有效控管,既有排水路無法承納負荷;H 新開發區地表填高,致未開發農地或舊有部落淹水加重。」之前那些治水工程,似乎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因此治水工程必須無止無休的持續進行。

file:///Users/yijunchen/Downloads/%E6%8F%90%E5%8D%87%E5%9C%8B%E5%9C%9F%E9%98%B2%E6%B4%AA%E6%B2%BB%E6%B0%B4%E9%9F%8C%E6%80%A7%E4%B9%8B%E6%95%B4%E5%90%88%E4%BD%9C%E6%A5%AD%E6%8C%87%E5%BC%95.pdf

                                          

2019年3月8日

https://www.facebook.com/munch999/videos/316004775936613/

2020年1月13日  文化資產報報 指出,位於彰化市中山路三段714巷附近的歷史建物:東西圳第三圳所屬「王爺汴」水閘門( 大正13年竣功 )遭到彰化縣農田水利會違法拆除。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596216700510494&id=959886997476804

2020/07/24 還有這個 綠樹浩劫?彰水利會砍400棵樹種電 .......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38591?fbclid=IwAR1EylpPz2IBIyHMSdUMqNFgg8Ap23ACAQwTldo3QsqEeRbpH2q9n0ComQI

再見了,美麗的樹,再見,美麗的水圳。工程還需持續進行,以後要說再見的溪流、稻田和農業文化景觀,可能還會有很多?我們真的要一直走這條不歸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