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醫學院學生魯本擁有毛利人血統,1998年來台灣尋根,熱愛山林的魯本在台灣失蹤了,父親費爾焦慮前來尋找兒子,許多人萍水相逢熱誠協助,讓費爾慢慢將天倫失落的傷痛昇華,跟台灣建立了深厚的連結。曾在澳洲唸電影的陳勇瑞教授,得知這個故事後,跟著白髮蒼蒼的費爾,重訪當年協助搜救的朋友,拍攝了這部《費爾的旅程》。
影片隨費爾當年尋找兒子的時序展開。當攝影機俯瞰阿里山美麗壯闊的景觀,字幕打上費爾的回憶:他第一次來到阿里山時,鋒利冷峻的岩壁,令他感到恐懼,山裡雲霧繚繞遮蔽萬物,更讓他瀕臨崩潰。談起二十五年前的事,費爾心裏翻攪著同樣強烈的美好與痛苦回憶。發抖的雙手,失落的眼神,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痛失愛子的心情。
幸而,一路拜訪,警察、登山專家簡先生、鄒族豐山村民、埔里社區工作者.....每一個朋友都以獨特的個性與專長,協助費爾走過難關,即使不一定語言相通,患難與共讓他們至今心靈相通。最後,阿里山鄒族來吉部落的Mo’o長老,讓費爾在部落裡身心安頓,村人也長期持續搜救。鄒族將人類視為大自然一份子的生命哲學,使他體認到,魯本已化成了樹,回歸鄒族的聖山,被他摯愛的森林環抱著,成為森林的一部分。
費爾最終沒有找到兒子,但台灣人的情誼在他心裡難以磨滅。隔年九二一大地震,他特地回到埔里,親手幫邵族重建家屋。他說「至今,他依然追隨魯本的腳步」。透過兒子的牽引,他與台灣已親如家人。整部影片既是尋找,也是一趟致謝的旅程,同時介紹了台灣的文化多樣性。透過費爾獨特的生命經歷,見證了台灣的醇厚人情,與豐富的自然、人文生態。
費爾是一位藝術家,他用繪畫、陶藝抒發感受,紀錄所遇到的人事物。片中每一件作品,彷彿時間的證物,又像是藝術家的一面鏡子。不過,對費爾來說,承載最多訊息的,應是他珍藏的一張魯本兒時塗鴉。聰慧的魯本在十歲時,早已說出關於他未來歸宿的預言。
影片中以不少費爾二十五年前的資料影像,對照今昔。世事變幻,血肉之軀化成森林,壯年的費爾也已白髮蒼蒼,新聞資料片在片中,發揮了時空膠囊的作用,令敘事得以穿梭今昔,增加時空厚度。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是每個人必修的人生功課。而片中強調的,是那些不因時間而磨損的事物,是跨過語言、時空藩籬的人類共通性。
透過本片,可以觀察到影像與各種媒材,如何在事件中發揮共振效應。首先,在當年的搜救過程中,大眾傳媒的報導,讓事件引起廣泛注意,使費爾獲得更多情報。素昧平生的人們,感受到費爾對兒子的愛與焦慮,也讓他在搜救時,走到哪邊都有人慷慨伸出援手。
本片拍攝完成後,導演更將影片的發行映演,與校園行動展覽、山林生命教育作結合。提醒更多年輕人在親近山岳的同時,學習對自然敬畏,保護自己與夥伴家人,讓人類與山林長遠和平共處。
影像具有「此曾在」的樸素見證力量,影像語言亦具有讓人同感共振的強大能量。透過影像的編輯、詮釋,我們重建事物的面貌,打通人們的認知與感受。在觀影過程中,觀眾可能透過品嚐人類共通的情感,痛快發洩心中的壓抑累積,亦可能將個人的意識昇華、轉化。水可載舟亦能覆舟。本片不僅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濃厚的人情味基因。更呈現了影像如何讓善的意念,不斷擴延。
台灣近年來以驚悚、愛情等類型電影,逐漸站穩內需市場,但在全球化的當今,我們需要更多能跨越時空、語言藩籬,讓全世界了解台灣,與我們同感共振的影像敘事。在當下這個時間點,這部影片彌足珍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